日期:2025-09-07 05:45:47
日期:2025-09-07 05:45:47
王树声与杜义德,这两位共和国的开国将领,曾经一同度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岁月。彼时,他们甚至流浪在外,被逼无奈,只能乞讨求生。杜义德曾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谈到,由于王树声外表严峻,每遇到讨饭和打听道路的时候,他总要代为出面,因为王树声的形象常常令人生畏。
王树声,作为西路军的重要将领,与杜义德一同接受了与徐向前协同作战的任务,意图对国民党施加压力。西路军本因“宁夏计划”而进发,寄望于红四方面军抢渡黄河,占据优势地带。事前,中央经过周密部署,原打算以此行动获得战略主动。这一切并未如期发展。
计划实施不久,突发状况接连不断。王树声病重卧床,持续高烧与剧烈咳嗽令他有些喘不过气。当得知部队即将西进的消息,作为久经沙场的战士,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掉队。反复劝阻无果,徐向前只得同意让王树声以教导团团长身份随军西征。准备就绪之际,国民党洞察我军动向,迅速调集多个师封锁、分割红军的联系。红四方面军渐陷重围,失去支援,西路军被孤立于敌后。
随着局势恶化,敌军的包围、堵截使红军不断减员。尤其马家军依仗骑兵及地形,加上兵力与装备的优势,对西路军形成严峻威胁。交战期间,红军频频受挫,连战士们温饱都成了难题。人数一再锐减,从几百人到几十人,最终仅剩八人幸存。
困顿之中,队伍甚至遭遇劫匪。那是冰天雪地,士兵们只穿着单薄的衣物,饥寒难耐。某次行至途中,面前骤然现出二十名匪徒,携带武器。年轻士兵愤然想与其一战,王树声却深知此时交锋只会引火烧身。他选择交出仅有的钱财,甚至跪地求饶,只求保存队伍的最后火种。作为指挥员,他已经承受太多牺牲,不愿再让剩下的同志有任何损失。此役过后,几人终于脱险,但当他们踏出祁连山时,仅余八人。
身陷绝境,王树声决定分散行动以规避国民党追兵。八人一分为二,每组四人。杜义德与王树声同组,之后杜义德曾苦笑着形容,“每回要向人讨饭,总是我去。他那副严肃模样实在吓人,连善良百姓都难以靠近。”身为军人,沦为乞讨者,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屈辱,但为了存活、为了未来的抗争,他们只能默默忍耐。
途中,他们选择经腾格里沙漠突围。不料,马家军此时发起突袭。队伍霎时四散,王树声孤身一人流落于沙漠,风沙掩面,天昏地暗,他甚至分不清时间与方向。行走不知几许,饥渴交加,口唇干裂。恍惚中,他发现了两棵枣树,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俞学仁。
老人见王树声形容狼狈,先给他水喝。见他恢复些许精神,便追问来历。王树声一开始隐瞒身份,自称盐贩。不料老人一眼识破,“你这哪像贩盐的?模样分明正派,倒更像军人!”王树声不欲多言,老人则继续道:“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,遇到红军我向来伸以援手。”在老人的帮助下,王树声最终走出沙漠,被护送至同心城外,重新踏上红军的活动区域。
抵达同心城外,王树声与老人一同被守卫发现,由于衣着破旧,初时被误认为国民党便衣,遭哨兵押送团部。面对谨慎盘查,王树声有些无奈,恰逢团长归来,一眼认出了他。得知他的经历后,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了中央。毛主席闻讯,感慨道:“能回来,便是幸事。”
王树声与杜义德等人的这段历程,既是抗争岁月的缩影,也是无数红军战士以赴死之心、求生之志,坚守信仰的真实写照。艰难中更见英雄本色,时至今日,人们仍可从这段往事中读出信念与血性,以及那些年不屈不挠的生命挣扎。
配资实力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网站排名,天天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