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24 04:48:31
日期:2025-07-24 04:48:31
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报道
“物流显示从美国直邮,谁能想到收到的竟是假货?”杭州的陈女士看着手机里详尽的跨境物流轨迹,心里满是不解。她购买的某国际品牌服饰,做工版型都还不错,可在专业平台鉴定后却被认定是假货(非正品)。“当时我在直播间看到这件衣服的价格比专柜便宜,主播还一直强调国外直邮,所以才下单的,没想到还是被骗了。”
社交平台上,“海外直邮避雷”的声音越来越大。在黑猫投诉平台,“跨境直邮假货”相关投诉量激增。海外直邮,这个曾经承载着消费者“足不出户购全球”信任的通道,如今深陷造假漩涡。承诺的物流全程可追溯,反而成为某些商家精心伪装的“皇帝新衣”;保税区的光环,竟在不知不觉中被利用成为了假货的“洗白池”。
那么,海外直邮为何频频“翻车”?如何判定真假物流?对此,海报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。
受访者购买的承诺海外直邮商品的物流轨迹信息(受访者供图)
复盘物流轨迹,才发现疑点重重
“快递信息显示是韵达快递,美国发出。可当我把快递单号到韵达官网去查询,却显示广州发货。我又在‘掌上海关’小程序查询清关信息,今年内海淘的保健品,清关信息都跳出来,就是查不到最近这次。”陈女士说,还好商家有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服务,“收到衣服后,我就退掉了。”
无独有偶,在采访中,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讲述了类似经历:从澳洲奶粉到日本药妆,从欧美奢侈品包包到电子产品,物流信息均显示“海外直邮”,到手却是货不对板。
“买的时候说是国外直邮,我一点没怀疑,看到快递信息,给我气笑了。”南宁的吴女士告诉记者,她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买了一双运动鞋,卖家说是美国直邮,10天左右能收到。但还没收货,她就发现了不对劲。“发货后,物流信息更新得过于及时,也没有航班号。而且卖家也并没有收集我的身份信息,还说‘代理’清关,我没收到货就申请退货退款了。不久后,我发现,那家店铺竟然关闭了。”
受访者与商家客服的交流(受访者供图)
“漂洋过海”是假象,物流轨迹也可“精心编织”
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看似严密的海外直邮链条,却存在多种典型的造假模式。比如,通过数字技术伪造物流信息,一些商家与境内外物流“合作”,凭空捏造出从海外仓库发货、跨境运输、国内清关等全套物流信息节点。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的流转地图和状态更新,不过是一串精心编写的代码,商品实际从未踏出国门。
一位曾经的物流从业者透露:“技术上完全做得到,成本也不高。生成一套以假乱真的国际物流轨迹,甚至能‘精准’匹配航班号,对某些人来说只是小菜一碟。”
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的操作发生在保税区内。按照规定,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(如保税仓)的货物需接受海关监管。然而,记者发现,有部分假货通过各种灰色渠道流入保税仓,利用保税仓的“跨境”“海外”光环进行“洗白”,再以“海外直邮”名义销售给国内消费者。
“如果购买直邮商品,最关键的操作就是查清关地和物流轨迹,正规直邮全程都能追踪。消费者可以在国际快递官网或者海关总署‘掌上海关’小程序查询。”一位业内人士指出,“真直邮一般是从海外仓发货,在国内口岸清关,清关时会收到海关缴税短信或者邮件,包裹上还有海关封条。假直邮发货地显示是境外,可清关地却是内陆城市,这就说明可能是提前囤在保税仓的货。还有的虽然号称‘包税’,可物流却不显示清关记录。”
某品牌海外直邮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
“假直邮”投诉频频,需加快发展数智化监管
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,“海外直邮”“全球购”等方面的投诉约2万条。投诉主要集中在:质量问题无法退,物流信息异常,退货权被剥夺等等。其中涉及的物流包括圆通、申通、韵达等等。
记者注意到,很多“全球购”商品界面都附有“该类目由于特殊性,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”的标识。部分平台对“全球购”“海外购”商品赔付设限,有的则无专门规则,需参考笼统的《用户服务协议》。平台在判定买卖双方证据时虽有决定权,但规则中常出现“不保证符合期望”“不对结果负责”等免责条款。
某平台海外直邮违约处理方案
“对于全球购海外直邮服务,若买家发现订单非海外发货或无物流信息,在投诉期内发起有效投诉且成立的情况下,卖家需要向买家赔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30%,但赔付金额最高不超过200元人民币,最低不少于30元人民币。”淘宝客服介绍。
针对海外直邮乱象,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表示,新零售环境下,对虚拟的数字化平台及网店、个人商家的管控,不同于过去市场监管、质检等部门对物理的、有形的商超门店等方面的管控。需要在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法规基础上,推进监管部门加快发展数智化监管,同时,强化网信、工信、市场监管、商务、交通运输等跨部门协同共治,推进多维度管控商品流通供应链。
配资实力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网站排名,天天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